联系我们
  • 联系人:殷皓
  • 咨询电话:13598021088
  • 工作时间:9:00-12:00 14:00-18:00
  • 网站地址:www.zzliangyiquan.cn
  • 训练地址: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升龙城5号院2号楼
两仪拳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奇
两仪拳属内家拳术,崇尚高尚武德,历代宗师授徒非常谨慎,从不轻意外传,所以此拳在世间流传很少,精通此拳的更是为数更少。
    两仪拳昌盛于宋,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。经过元明两代政府推行的民间习武禁令,两仪拳的传承出现极大困境,民间的习武者销声匿迹,只有在清王朝的皇族和大内侍卫之间传承。但他们所拥有的盖世武功,仅局限于用来保护皇帝。清朝嘉庆年间,河南固始县一个武术世家出了个武状元(约1795年—约1878年)。他自幼习武,在成年后中了武进士,进而又中了武状元。因为羡慕大内的高超武术,他放弃了出仕作武官立功边疆的机会,而做了一位大内侍卫。四十多年间他研习了各种武术,学习了两仪拳,并与《脉络学》、《纳卦经》、《内功经》、《五禽戏》等相结合,取不同流派的技法之长,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内功练法,完善了点穴绝技的巧妙手法,尤其在两仪拳阴阳手中的身法:进高打低,轻灵,稳固,抬腿踢脚,轻如鸿毛,重如山岳,以智胜蛮,刚柔并济,乘势如飞,形成独到之处。最终成为两仪拳的第十代掌门人,而后告老还乡了。
    武状元家乡河南固始县,他遇到了街头卖艺习武为生的魏洪申(生卒约1838年—约1925年,尉氏县人)。经过交谈,他发现魏洪申不仅身强体壮,认真刻苦、天分极好,而且孝顺父母,心地善良。便萌生了把自己所学的绝世武功传给他的想法。于是武状元把魏洪申兄弟俩带回家中,并教授武功,成为其关门弟子。魏洪申经武状元亲手指点,苦练两仪功夫五载(约1860年前后),最终因出类拔萃,被立为两仪拳十一代掌门人。约1865年前后,魏洪申辞别恩师,回到家乡河南尉氏县,至此两仪拳功夫就开始流传到民间,开始了隐蔽地薪火相传。
    因为武状元不愿提起以前的往事,为此没有给魏洪申说过历代传人的姓名。只提到两仪拳第一代掌门人是明朝一位军功卓著的将军。
    约1888年春,魏洪申来到沈丘县刘桥村。自幼习武的段升堂(1873—1957年,沈丘县大邢庄人)通过亲戚关系拜魏洪申为师,魏洪申把两仪拳教授给段升堂等八位弟子,后来又立段升堂为两仪拳第十二代掌门人。
    其后段升堂又将功法传给侄子段勤功(约1904年—1984年,沈丘县大邢庄人)等八位弟子,并立段勤功为第十三代掌门人。
    段勤功晚年定居沈丘县大邢庄乡申段庄,对两仪拳功夫勤练不辍。为了将两仪拳传承下去,他招张振岭(河南郸城人,1938年生)为女婿。并传授两仪拳给张振岭等八人。1972年立张振岭为第十四代掌门人,并邀请普继众、段玉明二位见证接掌仪式。
    二、历史上两仪拳武术传承人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
    1、段升堂和弟子方老端,去南京打擂,点中俄国的力士穴道,当时他没有还手的能力,三天后死亡,这是展示了中国两仪拳的威力,为祖国争光。
    2、抗日战争时期,段勤功到安徽省界首卖面做小生意,有一天看到四个日本兵押着六位中国人。走过去以后听说是六位共产党员,段勤功立即把生意放下,带上八颗流星子(两仪拳暗器)跟上去,没有等日本人看见就把手中的流星子发出去两颗,打倒两个日本兵,没等另二个日本人开枪,段勤堂已到日本人跟前,左右开拳点着他们的穴道,救下六位共产党员,为革命立了大功。日本人由共产党发落处理。
    3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国民党部队司令员何志国住在沈丘县老城。段升堂和共产党(地下党员)付**,去何志国部队了解敌人情况。以给何司令员找武术教练为名,段升堂打败部队五位教官。段升堂和地下共产党员付**在国民党部队住了十天,摸清部队的情况后才回来,为共产党立了一大功。
    4、全国解放初期,地方上土匪活动危害人民安全,当时霍子鹿、老得正两个土匪头子,带着黑马团、白马团到处烧杀抢掠,路过申段庄时,沈丘县的段升堂带领八位弟子,打败了黑马团和白马团,救了一方人民的财产。
    5、段升党和侄子段勤功,斗恶霸,斗富济贫,用混元功给人民治病。段升堂还有两个弟子叫申永清等,他们都精通中医,有两仪秘方,给人民治病,在当地很有名声,德高望众。